日前启盈策略
在昆明市城市管理局的组织下
一批满身“黑科技”的新型共享助力车
在昆明主城区投入测试
据悉
运营企业在昆明主城区指定区域内
投放6000辆新型共享助力测试车辆启盈策略
待RFID射频感应停车设施建设完成后
新型车辆投放量将提升至1.5万辆
市民体验测试车辆。孙潇 摄
测试期为2至3个月
“近年来,共享单车新技术发展迅速,而目前在昆明市主城区运行的大部分共享电动车仍为3年前按国标购置的标准车型,车型较为老旧,智能技术落后,难以满足城市形象提升需求。同时,有部分车辆经多次维修保养后,仍难以满足市民舒适、智能、便捷的骑行需求。”昆明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局组织哈啰、青桔、美团3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开展新型共享助力测试工作。本次测试的核心亮点在于引入精准定位、高精度停放、摘盔断电等新型技术,测试期持续2至3个月,主要评估新车型及新技术在昆明实际运营环境中的表现,为后续优化服务积累经验。
“先期,哈啰、青桔、美团3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各投放2000辆、共6000辆测试车辆。之后启盈策略,我们将开展RFID射频感应停车设施建设,建设完成后,3家企业将再各投放3000辆测试车辆,届时共有1.5万辆车供市民体验。”该负责人介绍。
据悉,在新型共享助力车辆测试前,昆明市城市管理局加大了共享单车的整治力度,对性能较差、破损较严重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老式共享助力车进行清理。
一批崭新的新型共享助力测试车辆整齐摆放在停车点内。孙潇 摄
新技术聚焦安全与秩序
测试期间,市民可在昆明主城区部分指定区域(主要为核心商圈、交通枢纽、大型社区周边等)体验这批测试车辆。
8月9日上午,记者在地铁5号线大坝站站口看到,一批崭新的新型共享助力测试车辆整齐摆放在停车点内。车辆前方的车筐内均配有头盔,配置了更加宽大柔软的坐垫、踏脚处,后方挂有“昆明共享专用”车辆测试专用牌照。
“戴盔通电是这批新型车辆的一大亮点。”运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,车辆内置智能感应装置,当用户戴上与车辆配套的头盔时,车辆才会通电;当取下头盔时,车辆将自动切断动力输出,无法骑行。采用这一技术旨在强制引导用户佩戴头盔,切实提升骑行安全系数,保障市民出行安全。与此前共享助力车配置的头盔不同,新型车辆的头盔内部采用防水、防污技术,可极大避免弄脏用户的头发和衣服,企业也将加密对头盔的清洗消毒频次,给用户带来更安心舒适的体验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批测试车辆搭载了高精度的北斗定位与姿态识别系统,用户必须将车辆按规定方向和一定角度停入指定电子围栏区域后,才能成功还车。“以往有不少用户在停车时随意摆放,测试车辆特别配置的姿态识别系统,要求按标准停放才能完成还车,否则将收到提示。此举可以大幅减少车辆乱停乱放、占用盲道及机动车道等现象,有效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秩序。”上述负责人介绍,新型车辆还配置了更加高效的避震系统,相较以往的共享助力车,骑行时更加舒适。
戴盔通电是这批测试车辆的一大亮点。孙潇 摄
智慧管理平台正在建设中
“目前,城管部门正在滇池路、广福路重新施划共享单车停车框线,同时推进昆明市共享单车智慧管理平台建设,施划的停车点位将精准接入智慧管理平台。下一步,停车点位还将设置RFID射频感应停车设施,引导市民规范停放车辆,保障市容整洁。”上述负责人表示,希望广大市民能适应新技术,规范停放共享单车、正确佩戴使用安全头盔、爱护车辆设施设备,共同构建安全骑行、文明骑行、规范停放的出行秩序。
此外,昆明市正在积极筹备关于共享助力车的最新准入与规范管理工作。待新的准入政策明确并正式实施后,各运营企业将严格遵循最新的国家标准和地方管理要求,全面投放新一代共享助力车,逐步替代当前的存量旧车及测试车型。本次测试是技术探索与未来规范化运营间的重要过渡环节,希望通过科技与服务的双重创新,让绿色出行成为市民的生活习惯,携手助力昆明向智慧低碳城市迈进。
【来源:掌上曲靖】启盈策略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